廣元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懷英 張艦木
1月15日,記者見到市人大代表、蒼溪縣文化館館長樊炳秀時,她正在和蒼溪代表團的代表們一起討論政府工作報告。
“我時刻關注著群眾對文化的需求,不僅縣城常住人口的文藝需求,還有偏遠鄉(xiāng)鎮(zhèn)的文化活動開展情況。 ”她說,人大代表不僅僅是一個光環(huán)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。從事基層文化工作16年,她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共提出10余條意見和建議,為人民發(fā)聲,為文化獻力。
在平時的工作中,她認真參與策劃、組織、指導蒼溪縣各類大型文藝匯演、展演,如一年一度的“梨鄉(xiāng)過年七天樂”、 正月十五鬧元宵,正月十六“游百病”,“梨花大舞臺”,連續(xù)舉辦十九屆的“中國·蒼溪梨花節(jié)大型文藝晚會”“獼猴桃采摘節(jié)”及“送戲曲下鄉(xiāng)”文化惠民活動。
去年冬天,一場大雪將氣溫降至零點。瑟瑟寒風中,她和她的團隊一行20余人凌晨五點從縣城出發(fā),經(jīng)過3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黃貓埡鎮(zhèn)。當大家到達演出現(xiàn)場時,學校操場上已是人山人海。
“從百姓一雙雙渴望的眼神中,我覺得顛簸3個多小時,真正的值得,我也看到了基層百姓對文化藝術的渴求?!狈阏f。“感恩奮進新時代,唱響蜀道新篇章”廣元市群眾合唱音樂季啟動以來,從村、鎮(zhèn)到縣級部門全面鋪開,她每天開心的抱著電子琴,拿著樂譜,從早上8點到晚上12點穿梭于縣城的大街小巷;抽空還駕車到遠離縣城100多公里外的鄉(xiāng)鎮(zhèn),每天凌晨2點多才回家,但心里卻是無比的驕傲與自豪。
她在縣城開辦了老年大學,為銀發(fā)族的老人們找回學童時教室的歡樂,開辦了14個項目的免費藝術培訓班、舞蹈、書法等,每周招收學員600余人,全年學員到館學習達3萬人次。
樊炳秀表示,她愿做蒼山溪水間一個跳動的音符,以崇高的責任擔當和文質兼美的作品,肩負起以文化育人的職責,在為祖國、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書寫精彩的藝術人生。